2021年春,电镀行业一项创新技术“钢铁基体强酸性直接镀铜技术”在行业内诸多专家的见证下诞生。
项目研发者安良新材料总经理张志梁先生出生是山东淄博人。大学毕业后,张志梁就职于淄博电业局,从事表面处理工作。虽然大学期间他学的是与表面处理毫不相干的专业,但他聪颖过人,好学肯钻,很快便适应工作,在工作中业绩突出,多次受到单位表彰和奖励,并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2003年,27岁的张志梁因工作原因接触到一家电镀工厂,发现其车间里气味刺鼻,生产厂家为了通风散气,不得不将车间上部的玻璃全部砸碎,现场环境十分恶劣。在与工厂老板的交谈中张志梁得知,他们使用的是氰 化物连续镀铜,氰 化物是剧毒,对身体和环境危害极大,国内发生过多起氰 化物中毒致人死亡的案例。但苦于市面上没有无氰钢带连续镀铜技术,他们只能提心吊胆继续生产。了解到这个情况,张志梁的心中五味杂陈。既然氰 化物电镀危害如此之大,那么能不能发明一种新的镀铜技术替代它?
说干就干,张志梁谢绝了单位领导的一再挽留,毅然从淄博电业局辞职“下海”,成立淄博安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,任职总经理,正式投入到电镀技术研发和电镀技术服务工作中。

早在上世纪70年代,国内就掀起过淘汰剧毒氰 化电镀的高潮,这么多年没有突破,其中的技术壁垒定是不小。回忆起当时的创业之路,张志梁说道:“回想当年,自己真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。我不是对口专业毕业,对无氰镀铜知之甚少,也没有想到研发难度这么大。”前期资金比较紧张,无奈张志梁只能选择成本较低的冷轧冷硬钢带。钢带硬度不够,就自己设计制作电退火炉;需要使用保护气体,就自己设计制作氢 气发生装置;退火炉损坏漏气,就自己设计制作沙封装置;没有吊装工具,就自己设计制作门式行车;钢带在高温下容易粘连报废,就自己设计制作点解脱脂松卷线......逢山开路,遇水搭桥,面对难题迎刃而上,张志梁终于建立起正常运作的大型连续电镀生产线。
生产线虽然正常运作起来了,但淄博安良新材料张志梁测试了各种无氰镀铜配方,始终没有看到成功的希望,还花光了夫人多年的经商积蓄。但他并没有放弃。在家人的支持下,他变卖房产继续投入研究。张志梁不分昼夜地学习、实验,回家也只是为了简单地吃口饭补充能量,有了灵感半夜从梦中惊醒冲去实验室都是常事......在没有任何公式可套用、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,凭着自己的爱好和满腔热血,通过潜心研究和实践优化,变压力为动力,化机遇为挑战,历经18个春秋冬夏,攻克了重重技术难题,终于研发出了“钢铁基体强酸性直接镀铜技术”,在国内首先实现了结合力牢固的钢带无氰 化镀铜。

淄博安良新材料“钢铁基体强酸性直接镀铜技术”有效地抑制了在强酸条件下的“铜铁化学置换”,使钢铁基体在接触酸性镀液的瞬间即形成结合力牢固的晶核铜层,而非组织疏松的海绵铜层,让强酸条件下钢铁表面直接镀铜终成现实。
在褚荣邦和刘粤荣两位行业前辈的帮助下,淄博安良新材料“钢铁基体强酸性直接镀铜技术”通过了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主办召开的科技成果鉴定会,在业内引起不小的轰动。自此,电镀行业创新型技术——淄博安良新材料“钢铁基体强酸性直接镀铜技术”正式问世。经检测,使用该技术镀铜的铜层结合力达到国家GB/T 5270标准,并已拿到多项大奖和发明专利。
过去,淄博安良新材料在镀铜技术研发和生产实践上下足了苦功夫。未来,淄博安良新材料也将继续发扬肯钻肯干的奋斗精神,始终坚持创新驱动,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推进科技创新,不断迈向新台阶,争取为行业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淄博安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
联系电话:0533-7171721

推荐阅读:都妮